覺苑|鐵皮下的社區浮台,探索與感受彼此的那片海⋯⋯
位於大坑的二手書檔覺苑,予人浮台的感覺,不論四周海面是否風平浪靜,天氣是晴是暗,來到這裡的人們,都可回到當下,滋養歇息,觀照內心。
「平時你好少在街上會見到書檔,這位置可容易接觸到人,既是個實驗空間,亦是讓我跟大家互相認識、修行的地方。」主理人李美麒說。
▋因緣際會 植根善念
美麒本身是催眠治療師和文字紋身師。她喜歡文字、電影、手作,她認為文字是表達自己最自然的方式,曾出版過兩本詩集。
在2022年底開立覺苑之前,經營實體書店早已在她的願望清單中。「實體書和電子書是不一樣,實體書可以直接地分享,有好raw好純粹的感覺。有啲書我唔賣,但街坊可以借返去睇。」
太陽和月亮星座都是風象星座的她,自言喜歡變化,傾向自發地去做事。因此,她一直在不同崗位間遊走,在喜歡做的事,和維持收入間尋求著平衡。
「覺苑」出自元.石屋清珙禪師的〈山居詩〉的詩句:「心田不長無明草,覺苑常開智慧花。」兩年前美麒偶爾將二字寫了在記事本上,在決定開店時,就巧合地翻了出來。「心準備好嗰樣嘢,就會自然接收到。」
覺苑的意思是清淨而種滿善念的心田,她開店的初衷,正是從善念出發,想將正念帶進大家的生活,和共同探索街道的可能性。
▋連結社區 傳揚正念
幾年前,美麒曾寫下一句話:「人在哪裡,哪裡就是道場。」她說覺苑就是她的道場,讓她在與不同的人交往中修習。
在覺苑小小十多呎的排檔空間,最初只有她的藏書,到後來既有街坊捐贈的書,亦有不少社區伙伴和朋友在店中寄賣或寄放的書和文創商品,善苗就這樣一棵棵種了下來,再待有緣人帶走。
「有一樣嘢好得意,如果個vibe啱,就會自然走過來,大家一起傾偈。」同頻共振,不少街坊後來都成了她的好友。現時在檔口的一部復古壓字機,由「社區朋友」所捐贈,跟她經營書檔一樣,志在分享體驗。
這一年多,她隨緣而行,跟不同人合作在覺苑舉辦活動,如詩會、茶會、實驗地攤、音樂分享等等。她希望以不同形式帶領大家感受自己。「一起學習如何面對生活,在各種狀態中,觀照自己與身邊的關連,回到自己的重心,順勢而為。」

▋不拘尺土 創造可能
去年底,覺苑舉辦三場電影放映會,其中兩場都在檔口進行。「本身鍾意睇戲,所以想試下大家一起利用這空間。」位置有限,設置從簡,以白帆布為屏幕,掛上遮光布,放好投映機,好戲便開場。觀眾有特地前來的朋友,亦有途人,從有趣的空間實驗,創造了獨特的觀影體驗。
其中一齣電影講述一對夫妻,妻子是全職主婦,從未見過海的她一直想去看海,丈夫卻因起居飲食依賴妻子的照顧一再推搪。終於一天妻子鼓起勇氣隻身起行,不但得償所願,亦從旅途上邂逅了不一樣的自己,情節令美麒甚有共鳴。「這有點像是我在這裡,由零開始踏出一步,是一個旅程。」
宇宙萬有,互為緣起。如果說開立書檔,打破慣性探索自我,是她的那片海,那她不但自己去看海,還連結更多人一起感受海浪的律動,讓正念如漣漪般擴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