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訪舞台劇《幸福太太 (1998-?)》編導一休|為了身邊人的幸福,你可以去到幾盡?
為了身邊人的幸福,你可以去到幾盡?7A班戲劇組即將演出《幸福太太 (1998-?)》,編劇及導演一休邀請觀眾與劇組一同思索、解構幸福的多重層次。一休提出:「讓一個人活在一個完全開心、幸福的世界,這件事合乎道德嗎?」劇名聽起來與韓劇肥皂劇相似,令人想到肥皂劇裡的太太多數是珠光寶氣、生活無憂,過著易卜生筆下《玩偶之家》中女性被寵養成金絲雀的生活。然而,這位太太、媽媽天天過著感覺幸福的生活,真的有擁有幸福嗎?她的幸福不但側面反映了家庭的生活狀況,亦有家人之間的角力與掙扎。這次的劇場演出,製作團隊銳意揭開幸福的糖衣,從太太的遭遇回溯幸福表象下的犧牲。
2008年,《幸福太太》首演,旋即獲得好評如潮及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提名。相隔16年,一休決定將劇本重新編寫並擔任導演,帶來《幸福太太 (1998-?)》。演員陣容有馬沛詩、蘇育輝、洪節華、邢灝及黃雪燁,他們各自都擁有吸引觀眾的不同元素,為這次演出帶來更多色彩,亦能發掘各個角色的獨特之處。《幸福太太 (1998-?)》亦繼續發揮7A班戲劇組一向擅長的劇場獨有美學,在虛擬與真實交接的劇場刺激觀眾的想像力。除出眾的獲獎演員陣容外, 曾負責《前度》、《聖荷西謀殺案》等製作的舞台美學設計師葉卓棠亦參與製作,為觀眾帶來更立體、驚喜的視覺感受,在劇場場景中經歷、反思事實真假的界線和漩渦。一休說,不同年紀、性別、人生閱歷的觀眾會從這齣劇看到不同的主題,「在劇場中找到共鳴」。
▋苦瓜的幸福哲學
故事在冬至場景發生,傳統的冬至飯寓意年末家人平安相聚,簡單的一頓飯卻是打開審視多元幸福定義開始。編導一休把幸福解構成兩個層次;第一層與生活緊扣,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同出一轍。生活中衣食無休、免於身體痛苦的恐懼,可構成幸福感的基礎。第二層次的幸福趨向精神層面,感知到生命有價值、生活充實而對每一天都充滿期待。然而,幸福、安穩從來不是免費,幸福邊界以外總有些人付上代價、以勞動、甚至未來的發展的痛苦換取幸福。一休記得中學時讀過一句「真正的快樂是穿過痛苦的快樂」,經歷痛苦後「先會獲得啟示 (enlightenment)」,幸福的糖衣包裹著令人卻步的苦。一休認為幸福的質感如鮮明的黃色,又如苦瓜回甘的味道。他自小享受嚐到苦瓜的回甘,那是屬於幸福的層次感,包括了苦。
現代幸福生活的多層意義揭露所謂的「幸福」不限於一個維度。幸福的背面往往有些不被看見的犧牲,付上換取幸福的代價。《幸福太太 (1998-?)》將於11月22-24日在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上演,編導一休預告這個演出會讓不同觀眾都能帶走一些關於幸福的見解,充滿驚喜。 在劇場一同感受幸福的多重味道,思考為了身邊人的幸福,你可以去到幾盡?
7A班戲劇組《幸福太太 (1998-?)》
演出及售票資訊:
22-23.11.2024(五至六)8pm
23-24.11.2024(六至日)3pm
地點: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
售價:$340 / $280
門票現於art-mate網上售票平台發售
購票優惠:
● 全日制學生、60歲或以上人士($280 / $220;數量有限,售完即止)
● 殘疾人士及其看護人($280 / $220;顧客每購買一張殘疾人士優惠門票,即可同時以相同優惠購買一張門票予看護人;數量有限,售完即止)
● 每次購買4-8張正價門票($320 / $260)
● 每次購買9張或以上正價門票($300 / $240)
|撰文:Helen @untitledblue_
|攝影:Helen @untitledblue_